- 【高效堆垛 自动存取】新能源行业龙头携手中科微至打造自动化智能仓储系统
- 绿色工厂!易事特储能为志美电器供给坚实绿色动力保证
- 金银河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 科信技能:公司本次向特定目标发行股票征集资金拟用于储能锂电池体系研制及产业化项目建造展开储能电池新材料、新技能、新产品方面的研制
美媒:076最让人担忧的不是电磁弹射而是其恐怖的生产速度
中国海军近年来的动向频频,尤其是2024年12月27日,076型两栖攻击舰的首舰——四川舰正式下水。这一事件在美国引起了广泛关注。许多美国媒体直言不讳,表示这艘舰的电磁弹射技术虽然先进,但让他们感到焦虑的并非这一点,而是中国造船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
从开工到下水,仅用了约15个月,这在全球海军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相较于技术细节,美国人更加关心的是中国背后的工业能力,因为这直接挑战了他们长期的技术和制造优势。
076型两栖攻击舰的基本情况如下:它的排水量超过4万吨,采用了双舰岛设计,并配有全通飞行甲板,可以起降固定翼飞机和无人机。电磁弹射系统是它的一大亮点,目前全球只有少数国家掌握这一技术,美国的福特级航母也配备了电磁弹射系统,但常常出现一些明显的异常问题,效率未能达到预期。
中国则将电磁弹射系统直接应用到两栖攻击舰上,这一做法让外界对中国的舰艇技术产生了浓厚兴趣。然而,美国的媒体,如CNN和《海军时报》等,反复强调,技术能追赶,但生产速度才是线月就下水,而且在最近一段时间里还完成了大部分舾装工作,这种速度和美国海军的建设进度简直是天壤之别。
如果对比美国自己的两栖攻击舰,就能看出其中的差距。例如,美国海军的美利坚级首舰——美利坚号,从2009年开工到2014年下水,整整花费了五年时间。至今为止,美国也仅有两艘此级舰艇服役,其后续舰艇的建造进度也非常缓慢。
那么,为什么中美之间的差距如此悬殊呢?美国媒体分析认为,中国船厂采用了模块化建造方式,先在车间预制各个部件,然后现场进行快速组装,减少了现场施工的延误。而且中国的劳动力充足,供应链高效,这一些因素使得船只建造的速度很快,仿佛流水线作业一般。
相较之下,美国的船厂面临着劳动力短缺、供应链问题以及预算超支等困境,建造周期的拖延使得进度迟缓。其实,这不单单是076型两栖攻击舰的问题,它还反映了中国整个军工产业的爆发性增长。过去十多年,中国海军舰艇的下水速度就被外界戏称为“下饺子”,意味着它们像包饺子一样,批量生产得非常迅速。比如055型驱逐舰、052D型驱逐舰等,都有着类似的生产节奏。
中国的隐身战机歼-20的生产线也是如此,采用了脉动式生产方式,年产量据西方媒体估计能够达到上百架,仅次于美国的F-35。虽然F-35的产量较高,但其内部问题不断,性能和成本问题时有出现。中国在解决了发动机瓶颈后,迅速开启了大规模量产,这使得美国人感到自己在某些领域的优势正逐渐被追赶。
回顾二战时期,美国是通过强大的工业生产力压倒了敌人。那时,美国的船厂在极短的时间内建造了成千上万艘自由轮,支援太平洋战场。亨利·凯泽等企业家推动了标准化生产,一艘船从龙骨到下水,有时只需要几天的时间。
整个战争期间,美国共建造了2710艘自由轮,平均每天建造1.5艘。这种生产模式帮助美国扭转了战局,最终确立了海上霸权。但如今,美国媒体感叹,中国似乎正在复制甚至超越这种生产模式。076型两栖攻击舰仅用15个月就完成了建造,吨位达到4万吨,这在和平时期显得很惊人。
那么,美国人担心什么呢?其实,他们的担心很简单。如果中国开启了076的批量生产模式,中美之间的海军差距会迅速缩小。目前,中国海军拥有3艘航母:辽宁舰、山东舰和福建舰。虽然福建舰是电磁弹射型超级航母,但数量远远低于美国的11艘核动力航母。此外,美国还有许多盟友如日本、英国、法国、意大利等,他们手中也拥有航母或准航母,这使得美国的海军优势更加明显。
对于中国海军来说,保卫海外利益至关重要,尤其是南海和印度洋的航线,这就需要更加多的航母。然而,现有的航母数量远远不够。
虽然076型舰是两栖攻击舰,但它的作战能力接近中型航母,能搭载像F-35B这样的飞机和无人机,同时价格更低,建造周期更短。如果中国船厂全力推进,按照目前的速度,一年建造一艘也不是不可能,10年内就能增加10艘舰艇。到那时,中国海军将能够更从容地部署远洋编队,这对美国海军的全球部署构成了威胁。
更进一步,美国媒体还提到,076型舰的未来可能会出现进一步的升级。目前,076的排水量为4万吨,但如果将其放大到8万吨或10万吨,其战斗力将与福建舰媲美,且造价更低。如果中国突破舰载核动力技术,开发出小型化反应堆,那么076的续航能力将大幅度的提升,远海作战将更为灵活。
这些推测并非空穴来风,事实上,中国近年在核技术和造船技术上的进展已经引起了世界的关注。预计到2025年,四川舰将开始海试,届时电磁弹射系统将做验证。如果一切顺利,其他同型舰艇也将迅速跟上,形成规模效应。
从另一方面看,这也暴露了美国海军的一些痛点。美国的福特级航母首舰福特号已经服役多年,但其电磁弹射系统和升降机问题不断,作战效率远未达到预期。美国海军的其他项目,如哥伦比亚级核潜艇、星座级护卫舰等,也面临延期和超支问题。美国的预算审核很严格,工会问题也层出不穷,船厂的效率低下。
与中国相比,美国的军工复合体更注重利润,层层分包导致了高昂的成本。一些美国智库的报告说明,如果不进行改革,美国海军可能在数量上被中国赶超,尤其是在亚太地区。
当然,美国并不是没有反应。为了应对中国海军的崛起,他们加强了对盟国的军售,推动了AUKUS协议,向澳大利亚提供核潜艇技术,并加大了在印太地区的战略部署。尽管如此,中国海军的扩张并非空洞的口号,076型舰的下水就是一个明确的信号。
中国的媒体,如《环球时报》和《澎湃新闻》等,也引用了美国的观点,强调这反映了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从上世纪90年代中美海军差距悬殊,到如今差距逐渐缩小,仅仅用了30年的时间。这一变化让很多人感慨,但同时也提示警醒我们,军事竞争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另外,关于无人机的整合,076型舰在设计时就已经考虑了搭载无人机,这在现代战争中慢慢的变重要。俄乌冲突和中东局势显示,无人机已经改变了战场形态。076舰能够最终靠电磁弹射系统发射无人机,打击范围广,成本低。这比传统舰载机更灵活,也具备更强的作战效能。美国的美国级两栖攻击舰虽然也能够起降F-35和V-22,但中国的舰艇在速度和数量上占据优势。西方媒体推测,中国可能会利用076型舰组建混合编队,结合航母和两栖攻击舰,覆盖更多的海域。
经济方面,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造船国,商用船订单占全球的一半以上。这为军舰的生产提供了强大的基础支持。江南造船、上海外高桥造船等船厂的技术都非常成熟,工人经验比较丰富。相比之下,美国船厂的生产能力有限,主要依赖纽波特纽斯和英格尔斯,产能不足。
根据2024年全球造船统计,中国的新船订单量是美国的十倍以上。这样的差距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 上一篇:我国光刻机大打破!绕开ASML EUV封闭已有2个计划了
- 下一篇:欧美A片热情高潮
-
2024-10-15 16:10:31“华密造”登上塑料行业“金字塔”顶尖
-
2024-10-15 16:10:41锦泰橡塑:做强高端制造业
-
2024-10-15 16:10:492024年德国塑料工业博览会 Fakuma
-
2024-10-15 16:10:58返乡创业在日照丨李福祥:放弃高薪工作将家乡橡塑产品推向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