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效堆垛 自动存取】新能源行业龙头携手中科微至打造自动化智能仓储系统
- 绿色工厂!易事特储能为志美电器供给坚实绿色动力保证
- 金银河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 科信技能:公司本次向特定目标发行股票征集资金拟用于储能锂电池体系研制及产业化项目建造展开储能电池新材料、新技能、新产品方面的研制
教育的未来 世界的未来
如何让学生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在培养面向未来学习者的背景下,如何定义高质量的学习?如何培养具有国际理解和全球胜任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11月1日,由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联合新学校研究会、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未来教育专委会共同举办的“面向未来的基础教育”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马嘉宾出席并致辞。来自中国、美国、英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和中小学校长代表,共120余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北京第一实验学校校长李希贵,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琢磨孩子。他发现,“孩子们不喜欢学校,不是因为学习很累,而是因为学习很烦、没意思。”正是因为这样的观察,促使李希贵不停地思考一个问题:如何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和意义感。
李希贵在《寻找意义感》主题发言中指出,过去我们把人的成长分为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是学习,后一个阶段是工作和生活,所谓“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然而,今天人的成长逻辑已经完全不同了,持续的兴趣、适切的挑战和自信心,将是孩子终身成长和发展的关键,“而教育就是帮助孩子逐步扩大半径,在与自我、他人和社会的互动中,感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如何让学习有意义,正是李希贵带领团队在学校探索的“任务学习”实验的核心目标之一。有同学生病误课,作为助教老师,请你录一段音频,为他讲讲今天上课的内容及作业要求;学校将排演话剧《傲慢与偏见》,请你为该剧提供一个5女2男的选角指南;作为7年级学生,请向全校教师进行宪法普法教育……
在这些真实的任务和角色中,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被极大地激发了。以7年级学生向教师进行普法教育为例,学生们不但自己设计了考题,还说服了42位在校教师同意参加他们的“普法考试”,并做了宪法各部分学习内容得分情况分析和数据图表。在总结中,学生们写出了自己的“教育反思”:没有给不同学科老师提供对应的学习资源;备考时间过短,未达到普法教育效果;个别同学希望给老师排名曝光;卷面满分设置50分不合理,会让老师们“没面子”……
李希贵说,传统的课程和教学逻辑,基本是从知识到技能和学科,然后到问题解决,“我们一定要做一次改革,从问题开始,然后根据它找到学科和知识,最终找到一种整合知识、处理问题的思维方法和方法”。
李希贵最后指出,教育必须要思考,如何让学生的学习有意思、有意义、有可能,让学生找回学习的内驱力。他说,学习是人的天性,而教育却不是;教育是人类自身设计的学习系统。因此,教育必然带有时代的“烙印”,“这就是说,教育是会过时的,而我们正处在这个历史的转折点。”教育需要让学生从任务学习中发现意义,让学生在服务他人中感受价值,让教育成为一个任务连续体,不断瞄准学生成长的方向。
尼尔·汉普顿(Neil Hampton)是英国拉格比(Rugby)公学全球总校执行校长。他通过远程视频方式作了题为《全力专注 全人教育》的专题发言。他介绍说,作为英格兰最著名的寄宿制学校之一,拉格比学校教育最显著的特征是注重培养全人,并认为“全人教育是教育的全部”。他认为,教育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的内在价值,在于“使人成为人”,其中性格的发展对于培养“追求有目的和充实生活”的年轻人至关重要。
汉普顿指出,每个学习者都是独特和独立的个体,都有潜在的创造性和无限的学习潜力。学校的课程应寻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之间和教师之间的合作,同时应侧重于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或难题,使学生在先前知识和理解的边缘进行思考,持续不断的发展他们的审辨性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他说,对于每个学习者都应给予关怀、尊重和欣赏,“在拉格比学校,没有人坐在板凳上;他们也知道,即使他们失败了,他们仍有一个强大的安全网”。
北京京西学校校长梅德巍(Marta Medved Krajnovic),曾在克罗地亚、美国、英国、日本等多个国家工作和生活过,对于国际教育和多元文化有深刻的理解。她在《教育着眼未来,行动始于当下》专题发言中指出,学习是一个变革的过程,它是有意义的和迭代的,具有挑战性和充满乐趣,并服务于真实的目的。学生应在充满挑战和乐趣的情景下,通过执行特定而真实的任务来发展技能、掌握知识和提升社会化情感能力,“这种有目的、有意义的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习”。
梅德巍指出,学习可以在任何地方发生,“学生能够最终靠发现学校和社区中的真实问题,以及为学校和社区服务的过程中,发展他们的创新、思辨、善于沟通等综合能力和执行力,学习承担社会责任”。她介绍说,北京京西学校的学生被鼓励参与学校发展的策略的计划和实施,以及社区垃圾的再利用与回收等可持续性发展环保项目中,“我们大家都希望通过这些教学变革和探索,可以在学生身上看到长期的变化,并期待看到他们为社区和社会进步所带来的影响力。”
“关注人,关注实践,关注问题,关注意义”,上海市七宝中学校长朱越,正围绕这“四个关注”核心理念,推动学校的教育教学探索走向深入。朱越在专题发言中介绍说,上海市七宝中学于2015年正式提出“创建研究型高中”,并以培养具有浓厚人文情怀、强烈社会责任感和有较高研究素养及创新能力的未来卓越人才为目标。学校着眼“大思政”课设计的课堂、校园和社会三个实践体系,建立理论、实践和成果应用三个模块,系统建构了主题式大思政课框架内容。为培养学生成为践行者、参与者、攻坚者和创新者,学校以“人民城市·青年有为”综合探究项目为载体,以“校园管理合伙人”课程为切入口,一方面引导学生参与真实项目的组织、调研、设计和实施;另一方面,通过真实的实践研究模块,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和提升社会责任与担当。
例如在“走进政协”课程中,学生会体验上好一堂“政协课”、参加一次“小调研”、提交一份“小提案”、组织一场“议政会”、办成一件“小事情”等课程内容;在“足迹·未来”理想导航课程中,学生会探访古美街道、汽轮机厂、上海戏剧学院、紫竹高新园区等;在“新发展理念city walk”行走课程中,学生会进一步发现、体验和观察他们身边的这座朝气蓬勃的城市,并从心底爱上这座城市。据朱越介绍,在上海同济大学的参与和支持下,学校每年会有约300项关注社会治理类的课题,“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这些探索,高中生能接触到社区建设和治理等城市发展中的‘末梢’问题,让他们找到自我的价值感和意义感,最终成长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如何培养具有全球意识和开放心态,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关注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和价值的青年一代”,是北京王府学校总校长王广发长期关注的教育问题。作为一所致力于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未来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学校,他将学校发展的目标之一定位为“全方位建设国际理解教育创新高地”。
在王广发的眼中,国际理解教育的意义远不止于知识传授,“它更要培育学生拥有全球视野、批判思维、比较意识和领导力,以及跨文化的交流能力,成为胸怀天下的中国人”。他介绍说,为推动中国国际理解教育的理论实践创新,北京王府公益基金会于2019年发起系统研究“国际理解教育”,并已发布4份系列报告,包括《国际理解教育在中国:现状与未来》《从理念到实践: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体系框架》《从教研组到合作团队:建设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教师共同体》等。
王广发指出,当前国际地缘政治的深刻变化,一些地区的战乱、动荡、冲突和贸易摩擦,以及科技变革对各国的深远影响,都要求我们从国际理解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出发,从基础教育抓起,用包容、融合、理解、求同存异的战略思维,维护世界和平、造福世界人民。他透露说,北京王府学校基于信息化、AI和大数据技术探索的移动学习模式,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评估,被评为全球十佳案例向全世界推广,“这也是中国地区唯一入选案例,我们为此而骄傲”。
香港培侨书院中学部校长吴静雯在专题发言中介绍说,已拥有70多年办学历史的培侨教育机构,一直坚持让学生接触世界多元文化、为学生提供广阔而丰富的学习经历。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中,除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外,学校非常强调“行动”的力量,并希望透过“行动”来整合学生的学习。她指出,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和环境中,通过问题解决、服务社区和他人,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内驱力,让他们找到自我价值感和意义感,“我们大家都希望学生能成长为思维敏锐、求真好问、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并兼具国际视野、为中国走向世界作出贡献的新生代。”
在培养面向未来学习者的背景下,如何定义高质量学习?学校如何在巨大的变化和不确定情况下,始终聚焦于高质量学习?美国新英格兰院校协会(NEASCS)国际教育委员会副主任Joseph Kotarski在专题发言中指出,高质量学习应聚焦于让学习者构建一种“技能适应机制”,而全球公民技能(Global Citizenship Skills)、创新和创造力(Innovation and Creativity Skills)、技术技能(Technology Skills)和人际交往能力(Interpersonal Skills),将是这种技能适应机制的关键。同时,他强调指出,个性化和自定进度的学习(Personalized and Self-Paced Learning)和基于问题的协作学习(Problem Based and Collaborative Learning)将成为重要的教学原则。他说,教育需要“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提供所需技能,让他们在充满挑战的世界中获得成长”。
“每个人都是天才。但如果你以爬树的能力来评判一条鱼,它会终生相信自身是愚蠢的。”美国霍肯中学校长Scott Looney在题为《教育的未来,世界的未来》的远程视频专题发言中指出,爱因斯坦的这句名言,犀利地击中了“标准化考试”存在的教育弊端。他指出,诞生于100多年前的标准化教育和考试,是为了适应那个时代培养大批量流水线工人的需要。所有“标准化”的目标,都是希望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效率,而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机制则是“消除个体差异”。
Scott Looney强调,在“标准化”的逻辑下,个体的差异性或个性化将被视为是一种“问题”。他说,如果今天我们还遵循这样的教育模型,只能说明我们的教育已经过时了,或者说我们并没有在培养这个时代所真正需要的人。
Scott Looney指出,要想获得快乐和成功,人们需要有目标感、掌控感和自主性。学生的学习必须要与真实的世界产生链接;要让学生能接触到复杂性并体验增量性成功所带来的快乐,而不是竞争性所带来的赢家或者失败者;要让学习有主动性而不是被强迫。他表示,今天的教育要围绕更好的目标来设计自身系统,要努力让每一个学习者都能获得最大的个性化成长。
研讨会期间,与会代表还参访了北京海淀未来学校和北京市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郜云雁 采写)
-
2024-10-15 16:10:31“华密造”登上塑料行业“金字塔”顶尖
-
2024-10-15 16:10:41锦泰橡塑:做强高端制造业
-
2024-10-15 16:10:492024年德国塑料工业博览会 Fakuma
-
2024-10-15 16:10:58返乡创业在日照丨李福祥:放弃高薪工作将家乡橡塑产品推向世界